軍民親雙擁情貴州福泉爭創“全國雙擁模范城”九連冠側記
彤盟匯據經濟日報社消息:在貴州福泉有這樣一個故事,一位名叫李應群的普通群眾,給駐泉部隊官兵送溫暖,給官兵們洗衣做飯,而這一做就是三十余年,從“擁軍大姐”變成了“擁軍媽媽”,她用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書寫了一曲擁軍贊歌。有這樣一位企業“老總”,他是蘭鑫石墨公司董事長楊穎,一名復退軍人,艱苦創業幾十載,事業有成熱心公益,僅個人就捐資300多萬元用于幫扶慰問,其公司累計出資1000多萬幫助貧困村建設,2016年被評為全國擁軍優屬先進個人。
有這樣一個地方,黨委、政府以及各級各部門對部隊的建設全力支持,將雙擁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總體規劃,從城市到農村、從行政機關到事業單位、上下貫通、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的“雙擁”工作組織網絡體系;群眾經常性自發的給駐地官兵送去蔬菜、大米、水果、豬肉等生活用品,對部隊官兵的成長關懷備至,在全省建起了第一條“雙擁街”,也即將完成全省第一條雙擁大道建設;而在人民群眾和社會有危難之時,人民子弟兵都會沖在最前面,當先鋒打頭陣。
市委書記郭正勇節前率隊慰問離退休老干部
這就是福泉,在這片朝氣蓬勃的紅色熱土上,“軍愛民,民擁軍,軍民團結一家親”已成為一張響當當的名片,“紅旗永不倒、感情永不淡、步子永不停”的雙擁精神已深入人心。1956年,福泉市就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“擁軍優屬模范縣”。1993年在被國家民政部、解放軍總政治部命名為“全國雙擁模范城”(縣)光榮稱號以來,20余年的時間,連續八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,實現了這項特殊榮譽的“八連冠”。
駐泉官兵幫助困難家庭實施“五改五化”
幾十年來,福泉市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,每次交接,必定重點交接雙擁工作。“雙擁工作的優良傳統千萬不能丟。”這是一種叮囑,更是一種承諾。“‘全國雙擁模范城’這塊牌子已經深深扎根在每一個福泉人的心中,是金字招牌,更是政治品牌。我們丟不得、丟不起、不敢丟!誰要是丟了,誰就是福泉的歷史罪人!”福泉市委副書記蕭家明在爭創雙擁“九連冠”誓師大會上如此強調雙擁創建工作的重要性。
今年5月,分布啟動“雙九行動”計劃,圍繞夯實創建基礎、改善退役軍人生產生活條件、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等方面內容,狠抓薄弱環節,全面提升雙擁工作質量。5月28日,福泉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暨爭創雙擁“九連冠”誓師大會,制定了《福泉市第九次“全國雙擁模范城”工作任務分解表》,明確主體責任單位,對目標任務進行了層層分解落實,細化各項考核指標87項、重點工作任務60項、急需重點突破的工作14項,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持續推進,為爭創“九連冠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為復退軍人開展健康體檢
圍繞脫貧攻堅主戰略,福泉市創新載體實施了《福泉市復退軍人率先脫貧、率先小康行動計劃》“兩個率先”,著重在產業、教育、醫療、住房、創業就業、生活等“六個方面”做足功夫,確保在2018年底建檔立卡的退伍軍人全部實現率先脫貧。目前,“兩個率先”行動已進行至第三階段,即整合資源,科學施策,精準發力,確保精準脫貧政策落實和項目實施。與此同時,福泉建立困難復退軍人幫扶聯系機制,打好“感情牌”,實施“包保制”,明確了全市科級以上與復退軍人結成“一對一”幫扶機制,全市109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已分別與210名困難復退軍人結成幫扶對子,一對一解決問題,一對一辦理實事。2017年以來,為推動兩個率先計劃穩步實施,市委市政府投入資金累計1740萬元,企業引導幫扶資金累計1210萬元,黨員干部駐村資助累計20多萬元,幫助貧困戶217戶、845人次解決生活問題,幫助29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目標。
堅持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。長期以來,福泉市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,無論是農村老復員軍人的定期補助,還是農村義務兵家屬的優撫資金,都予以兌現落實。2018年共接收退役士兵109人,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轉業士官6人,自主就業退役士兵103人。開展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及就業推薦工作,在市職業中學舉辦電子政務、電工培訓班兩期,培訓退役士兵93人,提高退役士兵職業技能,增強就業競爭能力,促進其穩定就業。福泉2016年率先在全省免除高中階段義務教育學費,惠及復退軍人子女200余名,已發放各類撫恤補助金1960人共1250萬元。以高于全省補助標準將優撫對象醫療救助從400元提高到500元,在鄉老復員軍人定補提高到每人每年28468元,就業創業一次性補助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。今年82歲的岔河村帶病回鄉退役老兵張駒榮告訴記者:“民政局分兩次共計幫扶5萬余元為我家修建了60多平米的新住房,我和有智障的老伴現在每人每月能領取養老保險70元、最低生活保障金870元,高齡補助70元和殘疾人護理補貼各50元,退役軍人優撫定補550元,看病、體檢基本不花錢,生活完全沒有后顧之憂”。
雙擁九連冠誓師大會
如今,行走在福泉街頭,無論是在窗口服務行業,還是車站碼頭,都能在醒目位置看見“現役軍人、優撫對象優先優惠”標志牌。走進駐泉部隊的軍營,幾乎清一色是全新的營房、豐富多彩的書目、設備齊全的訓練及娛樂場地,說起福泉市委、政府、說起福泉人,官兵們無不豎起大拇指。可以說,在福泉,“雙擁”不是一個人的情懷,而是一群人的情懷,一片熱土的情懷,“軍民魚水情深”已成為一種傳統。據統計,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、社會團體和鄉鎮、村、社區等自發成立了上百個擁軍優屬服務隊。今年7月18日,福泉市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愛國擁軍促進會,標著福泉市雙擁工作翻開了新的一頁,開啟了新的篇章。在新時代的背景下,愛促會將以當好福泉雙擁工作好助手,發揮精準扶貧新力量,當好維護社會穩定的螺絲釘為宗旨,為福泉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及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“九連冠”作出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。獨特的機關、社區、街道、企業等多渠道、多行業的雙擁服務網絡和服務體系,使得由過去政府主導逐漸轉變為群眾性自發行為,形成了具有福泉地方特色的雙擁文化和雙擁品牌。
福泉人民的擁軍熱情,換來的是駐泉部隊官兵們建設和保衛第二故鄉的熱誠。近年來,部隊官兵組織開展義務勞動達1000余人次,捐資6萬余元幫扶轄區貧困戶60余戶;修建飲水工程近20公里、人飲工程13處;先后對60個村寨共2000余名農民開辦種養殖培訓班20期,帶動創辦種養殖場15個。在急難險重任務中,駐泉官兵當先鋒打頭陣。無論是在“1﹒23”森林火災、“8﹒27”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事件中,他們反應迅速,主動出擊,第一時間趕赴現場,開展救援,成功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,用忠誠和擔當譜寫出了一段段感天動地的新篇章。兩年來,駐泉部隊參加搶險救災出動49余次,出動部隊官兵340人次,搶救被困人員89人次,疏散被困人員637人,投入資金80萬余元開展精準脫貧,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和贊揚,譜寫了一曲曲親民愛民的青春之歌,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和贊揚。
紅土地上雙擁情深。從1956年,福泉第一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“擁軍優屬模范縣”至今,在60余年的歲月里,福泉連續八次獲得了“全國雙擁模范城”榮譽稱號。時光荏茬、人文變遷,古城福泉的雙擁情懷依然熠熠生輝,堅牢永固。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,無論是行政機關,還是企事業單位,無論是干部職工,還是普通群眾,“軍民魚水深濃濃雙擁情”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一個人的心中,雙擁之花早已開遍福泉大地的每一個角落。今天,福泉全市上下正眾志成城、勠力同心,朝著九連冠的目標大跨步前進,古城福泉的雙擁之花將綻放得更加燦爛。
責任編輯: 錢勇

免責聲明:彤盟匯(www.eq49.com)發布信息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豐富網絡文化,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彤盟匯平臺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彤盟匯平臺核實,對文稿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彤盟匯平臺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凡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,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合作洽談,活動舉辦,稿件發布.您若對該稿件有任何懷疑或質疑,請立即與彤盟匯:www.eq49.com,15637082188(同微信)聯系。彤盟匯(www.eq49.com)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。
- 英雄的豐碑:貴州省舉辦見義勇為詩歌散文采風創作征文大賽2022-09-26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