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商會企業 > 正文
“我讓貧困戶知道,找我幫他辦事,省錢、省力、省時、有實效”
河南省汝南縣古塔街道宋莊社區轄9個自然村12個村民組,共有860戶,3580人,5200畝耕地。2014年,全社區貧困家庭46戶,涉及236人,這些貧困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3208元。
“我感到身為勞動模范,既是黨支部書記又是工會主席,帶領群眾脫貧致富,首先要牢記黨的宗旨,把群眾疾苦放在心上”。付長運充滿激情地說:“我是這樣想的,也是這樣做的,真心真意為貧困家庭辦事,辦實事、辦好事,辦困難群眾讓我去幫助辦的難事,辦事過程中,讓貧困戶知道,幫我辦事省錢、省力、省時、有實效”。
正是這一理念和信仰下,付長運在工作中和生活中,克服種種困難,依靠社區全體黨員、村組干部、青年骨干、致富能手、經濟人,帶領貧困戶和相對貧困家庭,解放思想、強抓機遇、埋頭苦干,脫貧致富。
發展反季節蔬菜溫棚,創建“山中園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”。聽說山東農民建大棚蔬菜效益好,他想著把這個項目引進社區,當他把這個項目告訴貧困戶們時,都感到有興趣,但又有思想顧慮,怕種不好,怕菜賣不出去,怕風險,存在不見好處不敢去干的思想。為了激發群眾積極性,2014年他自費兩個月內三次跑山東壽光,吃住在棚戶,學習他們種植管理技術和生長全過程,并于當地菜農、技術人員建立了很好的生活關系。
回來后,付長運逐戶跑到貧困家庭中宣傳動員,鼓勵他們報名實施,全社區報名48戶中,他死拉硬推地給20個貧困家庭報了名。
建反季節蔬菜塑料大棚,沒有土地,付長運協調租用村常年在外務工戶轉讓地;缺乏資金,他協商貸款,自己擔保為貧困戶抵押貸款;沒有技術,他請蔬菜專家來社區講課;建大棚時,把自己新購四輪、水泵讓大家都用,并且多次給報名的24戶貧困戶中的8家戶許愿,培了算他的。老天有眼,當年種黃瓜,純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,豐收了8家高興了。第二年發展26戶貧困家庭,收入萬余元,第二年底,除貧困家庭參與外,新發展130戶,該社區馮東村民組馮大群,建了兩座溫棚和一個簡易棚,年收入10萬多元,成了全村溫棚收入狀元。馮西村民組馮小七建了兩座日光溫棚,純收入8萬多元,并帶動周邊村發展溫棚500多座,每座經濟效益已經達到了3萬多元。為規避一家一戶應對蔬菜市場的風險,把溫棚蔬菜這一產業做大做強,他帶領村民創建無公害山中園蔬菜專業合作社,注冊了“山中園”蔬菜品牌,走品牌化發展道路,種菜嚴格按照有機肥標準進行操作,并上掛“山中園”品牌,走品牌化、包裝化道路,受到駐馬店周邊城市大市場、超市青睞,紛紛與宋莊社區簽訂訂單種植合同。
“一家一戶脫貧還不行,集體經濟發展才能算真正擺脫貧困”
近年來,付長運依托先富裕起來的一些人資金、技術和資源,采取幫帶形式幫扶貧困家庭增加收入。
社區成立信貸互助協會。動員先富裕起來的60個家庭,每戶集資3萬元計180萬元,對貧困家庭申請用款,用款去向只要是生產自救,有三個集資戶人家簽字擔保,可貸15萬元。
成立保潔鞋業協會安置從業。該村2016年始,通過能人帶動,在汝南縣城、駐馬店市區發展保潔擦皮鞋、洗布鞋、制作鞋墊業,目前發展到駐馬店市三分之一都是宋莊村人,從業44戶。“我們已經看好了前景,下步向漯河、滎陽、阜陽發展”付長運說。
發展農業機械化。付長運多次主持召開村“兩委”會,研究發展農業機械化問題。他與“兩委”成員,多次奔跑到信用社、郵政儲蓄所,協調低息貸款300萬元,另外,爭取到金融扶貧貸款,采取定向補貸給急需勞動致富的貧困家庭的方法,幫助他們購買農用生產機械,現在宋莊社區已有大中型農業機械300臺,每年僅此一項,收入就達2000萬元,成了遠近有名的“農機村”。
規劃和改造基礎設施建設,付長運把道路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盆景來抓,徹底改變群眾行路難問題。“我把社區道路硬化納入頭號工程,籌資金,拉贊助,請技術人員,樣樣都是我親自帶頭干。”修路期間,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,總是早出晚歸。為了彌補資金的缺口,他率先捐出1萬元,群眾捐資捐款10萬余元,動員社區在外工作和做生意的成功人士為家鄉捐資56多萬元,爭取的縣里修路項目,縣政府補給80萬元,經過近兩年的努力,修建7米寬水泥路8公里,目前,社區9個自然村的8個主干道,共計20公里的道路已全部進行了硬化、綠化、美化,實現“戶戶通”,并安裝了5公里的路燈,成了宋莊社區的一道風景。
“我自己幫扶三戶,已經脫貧兩戶,還有一戶就等今年底驗收”
“我自身幫扶的有三戶貧困家庭,其中一戶李東村民組村民李華生家,三個孩子,因學致貧”。付長運手指著西南方的村莊說,“原來家庭非常困難,為了幫助李華生盡快脫貧,我勸他把翻修房子的事緩一緩,用這錢和付長運幫他家借到的1萬元,買了‘小洋馬’收割機”。講起自己的幫扶對象,付長運侃侃而談。這兩年多來,李永生家利用付長運幫助買來的“小洋馬”、收割機,除年年到南方收割水稻外,在當地周邊收割小麥等農作物,收入5多萬元,脫下了貧困的帽子。
他幫扶的范西村民組村民付東升,看到別人建溫棚很快脫貧致富,也很想建溫棚,由于手里沒錢,愿望始終沒有實現。付長運知道后,幫他貸款4萬元,建起了2座溫棚,如今,付東升也買上了“洋馬”、收割機,2018年7月實現脫貧。
付長運幫扶的另一戶家中3口人,日前已經介紹戶主到本縣立馬電瓶車有限公司上班,妻子在家中料理農作物,1-6月測算家庭人均收入4660元,高出了當地家庭人均收入3208元的貧困標準線。
根據付長運倡導,社區每年表彰“脫貧致富家庭”、“脫貧致富能手”、“巧媳婦”、“十星級勞動家庭”,今年“七一”建黨節,宋莊社區召開表彰大會,表彰2017年以來收入20萬元以上的“脫貧致富家庭”138戶,30萬元以上的35戶,50萬元以上的2戶,共210個家庭,占全社區家庭總戶數的25%。
付長運表示,自己堅定一個信念:做一天社區干部,就要努力讓貧困家庭勞動致富,過上日子;當一天勞動模范,就帶領群眾勞動致富一天,把宋莊社區建設成全縣最美的家園。(吳予)
河南省勞動模范付長運:致富帶富能手,脫貧攻堅寫丹心
來源:中國民生經濟網
作者:總編室
發布時間:2018-09-02 15:14
瀏覽次量:
關鍵詞:河南

圖為宋莊社區召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(左三付長運)
彤盟匯據中國民生經濟網消息:200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河南省勞動模范”的汝南縣古塔街道宋莊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工會主席付長運,是河南省委表彰的“河南省十大最美村官”和“河南省致富帶富能手”,他以丹心譜寫“助力脫貧攻堅”曲,在當地傳為佳話。
“我讓貧困戶知道,找我幫他辦事,省錢、省力、省時、有實效”
河南省汝南縣古塔街道宋莊社區轄9個自然村12個村民組,共有860戶,3580人,5200畝耕地。2014年,全社區貧困家庭46戶,涉及236人,這些貧困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3208元。
“我感到身為勞動模范,既是黨支部書記又是工會主席,帶領群眾脫貧致富,首先要牢記黨的宗旨,把群眾疾苦放在心上”。付長運充滿激情地說:“我是這樣想的,也是這樣做的,真心真意為貧困家庭辦事,辦實事、辦好事,辦困難群眾讓我去幫助辦的難事,辦事過程中,讓貧困戶知道,幫我辦事省錢、省力、省時、有實效”。
正是這一理念和信仰下,付長運在工作中和生活中,克服種種困難,依靠社區全體黨員、村組干部、青年骨干、致富能手、經濟人,帶領貧困戶和相對貧困家庭,解放思想、強抓機遇、埋頭苦干,脫貧致富。
發展反季節蔬菜溫棚,創建“山中園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”。聽說山東農民建大棚蔬菜效益好,他想著把這個項目引進社區,當他把這個項目告訴貧困戶們時,都感到有興趣,但又有思想顧慮,怕種不好,怕菜賣不出去,怕風險,存在不見好處不敢去干的思想。為了激發群眾積極性,2014年他自費兩個月內三次跑山東壽光,吃住在棚戶,學習他們種植管理技術和生長全過程,并于當地菜農、技術人員建立了很好的生活關系。
回來后,付長運逐戶跑到貧困家庭中宣傳動員,鼓勵他們報名實施,全社區報名48戶中,他死拉硬推地給20個貧困家庭報了名。
建反季節蔬菜塑料大棚,沒有土地,付長運協調租用村常年在外務工戶轉讓地;缺乏資金,他協商貸款,自己擔保為貧困戶抵押貸款;沒有技術,他請蔬菜專家來社區講課;建大棚時,把自己新購四輪、水泵讓大家都用,并且多次給報名的24戶貧困戶中的8家戶許愿,培了算他的。老天有眼,當年種黃瓜,純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,豐收了8家高興了。第二年發展26戶貧困家庭,收入萬余元,第二年底,除貧困家庭參與外,新發展130戶,該社區馮東村民組馮大群,建了兩座溫棚和一個簡易棚,年收入10萬多元,成了全村溫棚收入狀元。馮西村民組馮小七建了兩座日光溫棚,純收入8萬多元,并帶動周邊村發展溫棚500多座,每座經濟效益已經達到了3萬多元。為規避一家一戶應對蔬菜市場的風險,把溫棚蔬菜這一產業做大做強,他帶領村民創建無公害山中園蔬菜專業合作社,注冊了“山中園”蔬菜品牌,走品牌化發展道路,種菜嚴格按照有機肥標準進行操作,并上掛“山中園”品牌,走品牌化、包裝化道路,受到駐馬店周邊城市大市場、超市青睞,紛紛與宋莊社區簽訂訂單種植合同。
“一家一戶脫貧還不行,集體經濟發展才能算真正擺脫貧困”
近年來,付長運依托先富裕起來的一些人資金、技術和資源,采取幫帶形式幫扶貧困家庭增加收入。
社區成立信貸互助協會。動員先富裕起來的60個家庭,每戶集資3萬元計180萬元,對貧困家庭申請用款,用款去向只要是生產自救,有三個集資戶人家簽字擔保,可貸15萬元。
成立保潔鞋業協會安置從業。該村2016年始,通過能人帶動,在汝南縣城、駐馬店市區發展保潔擦皮鞋、洗布鞋、制作鞋墊業,目前發展到駐馬店市三分之一都是宋莊村人,從業44戶。“我們已經看好了前景,下步向漯河、滎陽、阜陽發展”付長運說。
發展農業機械化。付長運多次主持召開村“兩委”會,研究發展農業機械化問題。他與“兩委”成員,多次奔跑到信用社、郵政儲蓄所,協調低息貸款300萬元,另外,爭取到金融扶貧貸款,采取定向補貸給急需勞動致富的貧困家庭的方法,幫助他們購買農用生產機械,現在宋莊社區已有大中型農業機械300臺,每年僅此一項,收入就達2000萬元,成了遠近有名的“農機村”。
規劃和改造基礎設施建設,付長運把道路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盆景來抓,徹底改變群眾行路難問題。“我把社區道路硬化納入頭號工程,籌資金,拉贊助,請技術人員,樣樣都是我親自帶頭干。”修路期間,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,總是早出晚歸。為了彌補資金的缺口,他率先捐出1萬元,群眾捐資捐款10萬余元,動員社區在外工作和做生意的成功人士為家鄉捐資56多萬元,爭取的縣里修路項目,縣政府補給80萬元,經過近兩年的努力,修建7米寬水泥路8公里,目前,社區9個自然村的8個主干道,共計20公里的道路已全部進行了硬化、綠化、美化,實現“戶戶通”,并安裝了5公里的路燈,成了宋莊社區的一道風景。
“我自己幫扶三戶,已經脫貧兩戶,還有一戶就等今年底驗收”
“我自身幫扶的有三戶貧困家庭,其中一戶李東村民組村民李華生家,三個孩子,因學致貧”。付長運手指著西南方的村莊說,“原來家庭非常困難,為了幫助李華生盡快脫貧,我勸他把翻修房子的事緩一緩,用這錢和付長運幫他家借到的1萬元,買了‘小洋馬’收割機”。講起自己的幫扶對象,付長運侃侃而談。這兩年多來,李永生家利用付長運幫助買來的“小洋馬”、收割機,除年年到南方收割水稻外,在當地周邊收割小麥等農作物,收入5多萬元,脫下了貧困的帽子。
他幫扶的范西村民組村民付東升,看到別人建溫棚很快脫貧致富,也很想建溫棚,由于手里沒錢,愿望始終沒有實現。付長運知道后,幫他貸款4萬元,建起了2座溫棚,如今,付東升也買上了“洋馬”、收割機,2018年7月實現脫貧。
付長運幫扶的另一戶家中3口人,日前已經介紹戶主到本縣立馬電瓶車有限公司上班,妻子在家中料理農作物,1-6月測算家庭人均收入4660元,高出了當地家庭人均收入3208元的貧困標準線。
根據付長運倡導,社區每年表彰“脫貧致富家庭”、“脫貧致富能手”、“巧媳婦”、“十星級勞動家庭”,今年“七一”建黨節,宋莊社區召開表彰大會,表彰2017年以來收入20萬元以上的“脫貧致富家庭”138戶,30萬元以上的35戶,50萬元以上的2戶,共210個家庭,占全社區家庭總戶數的25%。
付長運表示,自己堅定一個信念:做一天社區干部,就要努力讓貧困家庭勞動致富,過上日子;當一天勞動模范,就帶領群眾勞動致富一天,把宋莊社區建設成全縣最美的家園。(吳予)

免責聲明:彤盟匯(www.eq49.com)發布信息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豐富網絡文化,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彤盟匯平臺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彤盟匯平臺核實,對文稿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彤盟匯平臺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凡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,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合作洽談,活動舉辦,稿件發布.您若對該稿件有任何懷疑或質疑,請立即與彤盟匯:www.eq49.com,15637082188(同微信)聯系。彤盟匯(www.eq49.com)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。
分享代碼
>更多相關文章
- 漯河市環保協會蒞臨河南政檢檢測研究院參觀調研2022-03-12
- 河南民權:不忘初心促使命手工麻花顯擔當2021-01-06
- 河南美樂美實業有限公司進軍餐飲市場2018-09-02
- 東莞市河南商會與孟加拉招商對接洽談會成功舉辦2018-07-29

隨機推薦
